∝ 科研动态 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

透过微讲坛 拓展大视野——第32期教育部外派储备干部岗前培训班自主组织开展“微讲坛”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02 09:36:00

“第32期教育部外派储备干部岗前培训班”在培训期间自主组织开展“微讲坛”活动,学员每天利用课前30分钟时间,先后组织了12场次的多主题交流活动,共有22名学员结合自身岗位、研究方向,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精彩发言,有效促进了学员自主交流和培训内容的延展。“微讲坛”在培训班班主任精心指导下,由班委会精心组织实施,全体学员踊跃参与。

交流活动注重选好“小切口”,讲清“大道理”。诸如,来自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吴晓丹以“国际法中的领事保护”为题,分析了领事保护与外交保护的区别,对如何用好国际规则,保护我国公民海外权益提出了建议。来自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永康结合访学期间对“一带一路”15个重要节点国家的调研分析,对如何融通中外地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个人思考和建议。西安交通大学的王华结合“一带一路”的概念缘起和全球传播,介绍了如何贴近外国人思维习惯,阐明“一带一路”时代内涵的经验。一人台上交流,多人密切配合。主动报名参与微讲堂的学员在紧张学习之余,与室友、同事相互配合,精心准备课件,注重大处着眼、小处发力,每个选题都紧密结合热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交流活动注重打足“提前量”,讲出“真道理”。微讲堂因准备时间短,发言时间短,常常存在讲不深、讲不透,甚至组别之间选题重复等问题。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班委和各小组在个人选题报名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实现跨组、跨选题整合,力争将小选题打磨出高水平。诸如,留学服务中心的刘鸽、慕蔷薇、贺成宇团队从法德两国高等教育保障体系分析入手,对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工作和外国高等教育资质框架进行了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郭晓晶、鲍捷结合语种及专业领域,从斯洛文尼亚、匈牙利视角,分析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同为日语专业,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须军和大连理工大学的曲媛联袂演讲,分别从日本政党政治和中日高等教育交流角度,介绍了厚植中日青年友谊对夯实两国民间友好的深远作用。

交流活动注重立足“本单位”,搭建“同道理”。多数微讲堂的选题都紧密结合学员所在单位、所在岗位。为了让知识和经验的分享打破部门和地域局限,讲课学员普遍注意从个案中总结提炼普遍性规律。诸如,中国药科大学张洪源从自身实践出发,分享了搞好外事工作人员包括来华留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经验;华南理工大学余少华介绍了广州国际校区围绕“华工特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三大目标,探索建设“书院制”的育人模式;上海大学周梁介绍了学校3+5+X的国际化发展模式;西安交通大学的王小军介绍了学校与意大利米兰大学共建西部科技创新港的探索。

“微讲坛”立足于新时代、新阶段教育改革开放的新命题,通过广开言路,深入讨论,既丰富了培训内容形式,又有效促进了学员多元化交流和经验借鉴,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大大提高了培训成效。

上一篇:第1期教育部直属系统暨第61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教学工作总结 总班主任、社会科学教研部主任 杨艳玲
下一篇:2020年第五、六期高校思政班举办学员论坛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教育管理杂志社  邮编:102617   
版权所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京ICP备10030144号